【整理者按】2011年任凱正式踏入殯葬行業。 從業13年來,他展現出令人欽佩的學習態度和成長心態。 而在這個過程中,福壽園是他重要的學習對象,他不斷吸收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並從中汲取靈感和啟示。 與行業先行者同行,使他逐漸對行業有了自己的洞悉和卓越成績。一、從初探到受益2011年7月13日,我正式踏入殯葬行業,之前從教20年,跨行到陌生的領域,想先了解下全國殯葬業的情况。 同時任職瀋陽市龍泉古園,
在新时代背景下,祭扫文化已经成为社会风俗的体现,承载着深厚传统文化和人们对逝亲的思念尊重。随着社会变迁,祭扫活动面临形式和内容的挑战,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重视环保祭扫、推广网络祭扫和文明祭扫理念等创新路径,实现祭扫文化的可持续发展。01新时代境域下祭扫文化内涵与意义的阐释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立足现实,认真把握祭扫文化的深刻意涵和现实意义。首先,必须清楚祭扫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现实的
殯葬文化是殯葬觀念、祭祀活動、宗教信仰、殯儀葬儀、祭祀形式等社群活動中所寄託的文化含義,這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每個時代人們的信仰價值、生命價值以及社會普遍的人文習俗。 從古至今,殯葬文化一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變遷而變化。 作為一個年輕的殯葬人,我想淺談一下殯葬文化的變遷以及在現代、未來可能實現的展現形式。在古代,殯葬文化可追溯到周朝,彼時人們有著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識,認為逝者是跨越生死阻隔的家
在上海這座大都市中,構成風景的不僅僅是外灘、陸家嘴的高樓大廈,還有平凡的市井和街道; 就像生命智慧和高光時刻,不只屬於名流藝員,也閃現在平民百姓身上。或許平民的人生經歷並不波瀾壯闊,但貴在真實; 或許他們的人生故事並不曲折離奇,但同樣值得留存。為了表達對每一位逝者的敬重懷念,人生文化博物館致力於挖掘、保存和弘揚優秀的人生文化,編寫生命故事書是我們最常做的工作。 這些書的主人公們職業不同、經歷各异,
春風帶著生機與希望,輕輕拂過大地,我們帶著思念與愛意,共同祈願初春的美好。 每年在春節前夕,清竹園都會為當年落葬的客戶提供新居祈福服務,今年已是連續的第五年。 新歲送瑞,共同築願在歲首,讓愛與思念在春風中煥發溫暖。 心燈長明新居添輝- HAPPY NEW YEAR -新居祈福▲報春花寓意希望和幸福歲月悠悠思念常長獻一份鮮花傳遞一份愛意與深情歲月悠悠溫情如舊新居獻禮服務正在進行中每一朵花,都承載著一
1月7日,中國殯葬協會在上海召開會長辦公(擴大)會議。 中國殯葬協會會長李建華,原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一級巡視員楊宗濤,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王琦、王計生、林軍、周靜波、陳景蓮,中國殯葬協會顧問楊世森、王宏階,以及中國殯葬協會第八届理事會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候選成員參加會議。 李建華主持會議。 會議圍繞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集體研究討論了《中國殯葬協會2025年工作要點》,表決通過了2024年新會員入會申請
香港土葬本地墓园可选择:將軍澳華人墳場柴灣華人墳場香港仔華人墳場荃灣華人墳場柴灣天主教墳場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長沙灣天主教墳場聯合道基督教墳場薄扶林基督教墳場在香港,葬價格則根據墓地的永久性質和設施不同,費用從21,600港幣到280,000港幣不等,需要7-10年后重新火花,非永久性土葬墓地。选择土葬需要过世后凭死亡证明申请,申请时间长、成功率底。内地墓园土葬可选择:深圳大鹏湾华侨墓园、大湾区永祥和
12月2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實驗高能物理學家葉銘漢先生追思暨安葬儀式在福壽園海港陵園舉行。 葉銘漢先生的家屬、親友等30餘人齊聚海港陵園數位追思廳和秋韻園,共同緬懷這位令人尊敬的科學巨匠。01追思儀式上午10時30分,在舒緩輕柔的音樂聲中,親友們在數位追思廳記錄思念話語,緬懷百歲老人的人格魅力。 那些在投影牆上滾動播放的60餘張葉老工作、生活照片,引領著人們重新回到老人矢志科研、培育後輩